吸引超過2000萬人次觀賞的上海世博鎮館之寶
會「動」的清明上河圖
展出時間: 2011/7/1 ~ 9/4 為期 66天
展出地點:台北花博爭艷館(捷運圓山站旁, 玉門街1號)
Ivy的驚奇發現:會動的清明上河圖(扑街,摳屁股)
扑街早已不是現代人的專利,原來宋朝的清明上河圖就有記載了!
看一下設計師,如何詮釋市井小民的吧!
真是幽默! :)
(Ivy設計對白,又加了一點市井小民的粗俗! 還有一般人錢難賺的心聲~)
這是會動的清明上河圖,驛站的門口!
清晨,有人從驛站走出來,伸伸懶腰,似乎宿醉,還睡不飽的樣子......
喔!好累~昨天真是操到爆了!
蟹老版,工錢又不多給一點!這麼操,我要爆肝了!
來扑街抗議一下好了!
頭有點酸,再換個姿勢扑街!
剛剛大便屁股可能沒擦乾淨,屁股有點癢!順便摳一下! 喔~舒服!
大爺我在扑街,誰敢吵我,找死阿!我就是喜歡扑街,睡路邊,怎樣!就算是天皇老子來,也耐我何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清明上河圖的故事 |
《清明上河圖》是中國最著名的畫作之一,最早的版本屬於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,現藏於北京的故宮博物院。 |
各版本介紹 (取虹橋一景)
張擇端的《清明上河圖》受到歷代畫家的喜愛,因而有許多仿本出現。其中「明四家」之一的仇英仿作的《清明上河圖》最有影響,蘇州一帶仿間大都以「仇本」為底本。明朝後期,大量蘇州仿製的《清明上河圖》散落民間,後來紛紛進入清內府,一時間魚龍莫辯。
清宮不得不由清宮畫院的五位畫家——陳枚、孫祜、金昆、戴洪、程志道協作畫成另一張《清明上河圖》,今人稱為「清院本」。
清院本《清明上河圖》,是參照各朝的仿本,集各家所長之作品,再加上明清時代的特殊風俗,因此增加了許多豐富的情節,如戲劇、猴戲、特技、擂臺等等,因而畫中人物增加到超過4,000人。
張擇端的《清明上河圖》: |
![]() |
長528公分,高24.8公分;畫中有814人,牲畜60多匹,船隻28艘,房屋樓宇30多棟,車20輛,轎8頂,樹木170多棵。目前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。 |
仇英本的《清明上河圖》: |
![]() |
長987公分,高30.5公分;結構大體按張擇端本的景物順序佈局,但描繪的是明朝中期蘇州繁榮的景象;房屋建築更為規整宏大,人物超過兩千。目前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。 |
清院本的《清明上河圖》: |
![]() |
長1152.8公分,高35.6公分;加上明清時代的特殊風俗,情節更豐富,並因受到西洋畫風的影響,用色鮮麗明亮,用筆細膩嚴謹。目前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。 |
。智慧的長河:會動的清明上河圖
。智慧的長河:扑街早已不是現代人的專利,原來宋朝的清明上河圖就有記載了!
。駱駝商隊,象徵當時國際貿易的發達
。左下方的田字井,是當時開鑿3百多個地井(還是六百多個...忘了...),這也是市井小民的由來。
。建議使用語音導覽,聽了每一個景點的故事背景後,你就更能享受,這一幅會動的清明上河圖。
。上頭有染布坊。
。這是在賣膏藥的嗎?
。虹橋一景
。大內高手是醬子來的嗎?
。宋,紙鳶(風箏)
。硬是要找出不同版本的扑街~
。感覺有一些日本的政治漫畫,就是用這種猙獰的線條畫出來的!哈!(頂光不太適合拍照)
。郊外晨景
。這轎子是剛掃墓回來的一家人,前頭在馬上的是男主人
。萬石(音同但)船,右邊的船,裝載的東西較左邊的船多,所以吃水較深!
。這夜景真美
。這是清明上河圖中,最熱鬧的一個場景。宛如飛虹,故名虹橋。有一隻大船正待過橋。船夫們有用竹竿撐的;有用長竿鉤住橋樑的;有用麻繩挽住船的;還有幾人忙著放下桅杆,以便船隻通過。鄰船的人也在指指點點地象在大聲吆喝著什麼。船裏船外都在為此船過橋而忙碌著。橋上的人,也伸頭探腦地在為過船的緊張情景捏了一把汗。這裏是名聞遐邇的虹橋碼頭區,車水馬龍,熙熙攘攘,名副其實地是一個水陸交通的會合點。
。扑街#1